【麻塘养生】脸上的斑斑点点,这8个淡斑穴位赶紧按揉起来
2024-04-18
当我们情绪不稳定、压力大时,皮肤上的斑点可能在蠢蠢欲动。斑,是困扰多数青中年女性的问题,有人觉得长斑显年龄,有人觉得长斑影响颜值,有人则觉得长斑是身体出现健康问题的信号。日常生活中常见斑主要分为雀斑和黄褐斑,如何区分呢?
01雀斑
雀斑,一般长于鼻梁和鼻翼两侧,呈芝麻点状,大多与遗传、长期日晒相关。
中医又称为雀儿斑,雀子,民间俗称蒙面沙、蚕沙、土斑。明代《外科正宗·雀斑》中就提到“雀斑乃肾水不能荣华于上,火滞结而为斑”。具体来说,肾水不足,火热内盛为主要发病基础;卫外不固,感受风邪则为发病的诱发因素。
02黄褐斑
黄褐斑,一般分布在鼻梁和颧骨处,呈不规则块状,以20~50岁左右的女性高发。黄褐斑与女性雌激素密切相关,有研究发现,几乎所有黄褐斑患者的性激素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异常,而通常在女性怀孕、妇科疾病、月经不调,口服避孕药,都会增加患黄褐斑的风险。还有研究表明,黄褐斑可能与甲状腺功能异常和甲状腺自身免疫有关。中国医学对黄褐斑病因病机的认识目前比较一致,症属肝斑、黧黑斑等。病因有情志不遂、饮食失节、劳欲过度、外受风邪、冲任失调等。即脏腑辨证与肝、脾、肾有关,气血辨证则与气滞、血瘀相关。
淡斑穴位
想要淡化斑点,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?
1.要注意防晒,因为防晒是皮肤疾病防治的关键。
2.保证充足的睡眠,不要熬夜;调整情绪,保持身心舒畅。
3.避免使用易过敏的护肤用品;健康饮食,多吃含维C的果蔬可减轻雀斑症状,适量摄入豆制品能减少患黄褐斑的发生率。
同时我们可以通过自己按揉穴位起到一定的淡斑效果,现分享8个淡斑穴位:
1颧髎穴
颧醪穴是面部美容养颜穴。按压能改善面部血液循环,淡化色斑和调理痘痘肌肤。
位置:位于目外眦直下,颧骨下缘凹陷处,有酸胀感。
方法:拇指尖垂直按压穴位3分钟,坚持按摩。
2血海穴
血海穴是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,生血活血化淤的要穴。艾灸或按摩能去淡斑,容养面部。
位置:位于股四头肌内侧头隆起处,即绷直腿时膝盖内侧的凹陷处。
方法:每天按揉两侧各2分钟,感到穴位处有酸胀感即可。
注意:上午9~11最好,是脾经当令,阳气上升。
3阳陵泉穴
阳陵泉穴是胆经合穴,降浊除湿、健脾理气,疏肝调经,通经活络,淡化色斑。
位置:位于膝盖斜下方,小腿外侧之腓骨小头前凹陷处。
方法:大拇指顺时针按揉此穴2分钟,逆时按揉2分钟,左右都按揉。
4足三里穴
足三里穴是胃经下合穴,也是足阳明胃经合穴,调理脾胃,疏通经络,可以抗衰老及淡斑,能促进胃肠蠕动,排除体内黑色素沉淀。
位置:在小腿外侧,膝盖骨下方胫骨外侧凹凸的地方。
方法:按揉2分钟,有酸胀感即可。
5三阴交穴
三阴交是肝脾肾三条经络交汇穴位。因为脾化生气血,统摄血液。肝藏血,肾藏精,精血互生。按摩此穴可补足气血,还可以祛斑祛皱。
位置:位于小腿内侧,内脚踝凸起处向上4指。
方法:每天晚上9-11点,可按摩此穴10分钟。
6太冲穴
太冲穴属足厥阴肝经,清热利湿、疏肝通络止痛、活血化瘀、祛斑生新,改善黄褐斑。
位置:足背处沿第1、2趾间横纹向上推,有一凹陷处即是
方法:每日按揉1一2次,有酸胀感为宜,左右同按揉,可舒缓情绪。
7合谷穴
合谷为手阳明经原穴,是多气多血之经,佐以任脉气海穴,通经活络,通调面部气血,淡斑亮颜。
位置:右手拇指、食指张开90度,左手指尖关节横纹压在右手虎口上,指尖点到处即是。
方法:每次按揉2分钟,左右同按揉,以酸胀感为宜。
8内关穴
内关穴为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。心与面容有着密切关系,"心主血,其华在面",内关为八脉交会穴,有调血、养血、淡斑的作用
位置:位于手掌关节横纹距手腕处两横指,往上约三指宽中央凹陷处。
方法:按揉此穴有酸胀感即可。一般每次30~50下。
温馨提醒
雀斑和黄褐斑的病因、临床表现各不相同,治疗方法多样,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个性化治疗,切勿自行诊断用药。
上一条 :今日谷雨丨健脾祛湿,安然迎夏,抓住春季养生最后期限!
下一条 :【穴位养生】失眠的足部按摩方法